
作为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 省级重点突击团队,来自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的“为农弘商” 实践队师生于 7 月 7 日奔赴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与镇政府开展百千万工程结对共建活动。此次活动以 “数字赋能 + 文化赋能” 双轮驱动模式,通过电商培训、文化创作、产业调研等多维实践,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精准对接三方合作,构建政校地长效发展机制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与岐岭镇团委结对共建,政校企三方进行了深度座谈交流。分管负责镇团委工作的岐岭镇党组委员杨丹书记指出,此次合作有助于实现“三个突破”:突破 “送物资” 的传统帮扶模式,建立起 “校地企” 长期合作的技术输出机制;突破老字号品牌 “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思维定式,打开数字化营销新路径;突破乡村人才 “引不进、留不住” 的困境,依托校方师资送教下乡,力争培养一批本土复合型电商骨干。

政校企三方结对共建现场
电商培训聚焦痛点,AI 技术破解转型难题
在岐岭镇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践队师生精心策划的电商培训班成为活动焦点。针对传统酒企数字化转型中 “直播流量少、转化效率低” 等痛点,财经商贸学院教师王江丽和吴惠玲采用 “理 论 + 实操” 结合的教学模式,将 AI 技术拆解为可落地的应用场景。培训中,王江丽老师现场讲解演示了 AI 工具如何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和场景生成直播脚本,并为学员总结了一套直播话术框架流程,实践队员姚忆敏和金妍希更是现场化身带货主播,在直播间展示了公司产品的带货宣传。

财经商贸学院教师电商直播培训授课
吴惠玲老师则用AI软件讲解了快速剪辑产品短视频的操作过程。“原本要花两天写的直播文案,现在 AI 十分钟就能生成三个版本,还能运用剪映等工具自动匹配配音”,培训班学员阿萍在实操后兴奋地说到。
酒坛彩绘融合文化,创新提升特色品牌影响
为提升文化赋能,实践队师生与酒厂老匠人深入交流,围绕“长乐烧”品牌文化,融入现代绘画手法,在高度 1.4 米的陶坛上绘制《客家酿酒图》,将制曲、发酵等非遗工序转化为生动画面,还有队员用现代语言创新融合古诗词撰写酒坛画文案,这些 “会说话的酒坛”也摇身成为酒厂展区的新展品,生动诉说着“长乐烧”的品牌故事。

实践队师生进行酒坛彩绘
多维调研精准献策,助力乡村产业升级规划
为精准助力产业升级,实践队还深入五华鹰嘴桃、老聚通古法酱油、五华菩米等当地特色企业深入调研,针对五华县岐岭镇电商产业生产端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供应不稳定,销售端缺乏统一渠道等产业发展难点,实践队师生提出了参考 “AI 直播基地 + 农户合作社” 的产销共同体模式,实现 “产-创-销-流”一体化运作,助力产业发展破局,为乡镇电商产业链完善提供可行路径。
“为农弘商” 实践队师生表示,团队将持续跟踪服务梅州特色产业,整合高校资源,让更多年轻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奋力推动 “百千万工程” 落地见效。(撰稿人:王江丽,图片:“为农弘商”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