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汽车工程学院“双轨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基层

编辑:李夏妍 发布日期:2025-07-19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10日至15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志愿先锋队在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城南社区开展为期6天的“校地双驱”实践。该项目以“儿童安全守护计划”和“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双核心,通过“高校智力+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在县域落地的创新示范案例。



构建双轨联动体系: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

志愿先锋下乡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通过调研,确立了“教育实践+产业振兴”的双轨联动机制。实践表明:“高校青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通过‘社区安全'与‘产业创新’双轨并行,既强化了基层治理效能,又培育了经济发展新活力,充分体现了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践价值。”



在陆河县河田镇服装产业园区调研现场,高砂村党支部书记孔维振表示:“高校团队的帮扶不仅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人才回流乡村的渠道。通过‘AI直播+柔性生产’的创新模式,使传统家庭作坊具备了参与海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为破解乡镇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暑期儿童安全守护行动:精准施策筑牢安全防线

7月13日至15日,志愿先锋服务队开展“安全护童”专项行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当地社区暑期儿童安全风险隐患,针对性开发了“情景互动式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其中,7月13日开展的“禁毒普法专题教育”创新采用“动画演绎+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案例揭示新型毒品的伪装特征,帮助儿童掌握“三拒”安全守则:拒绝诱惑、拒绝沉默、拒绝冲动。



7月14日,针对暑期频发的溺水安全隐患,志愿先锋服务队重点开展了“防溺急救护生命”专题教育活动。服务队成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真实溺水场景,系统教授“防溺四不原则”(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不到危险水域、不在无监护下游泳),并创编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帮助儿童掌握科学的自救互救技能,切实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7月15日,志愿先锋下乡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互动案例教孩子识情绪、善表达、会调适;创意游戏“老狼”“珠行万里”等融反应、协作、创造力于一体,“小纸条”搭倾诉桥,活动全程充满欢声笑语,有效促进了儿童社交能力与积极心态的养成。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文创+数字”破局服装困局

以数字孪生技术激活非遗文化价值链,构建非遗文化数字资产库,实现传统纹样3D可视化开发,设计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区块链重构产销协同体系,AI引爆IP跨域增值,实现从代工生产向数字文化输出跃迁,库存周转率倍增,树立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校地协同长效机制:共育乡村振兴新生态

志愿先锋下乡队创新推出“三学分”激励机制,通过技能学分夯实专业能力、创业学分赋能产业孵化、服务学分强化责任担当,三维度构建青年返乡发展闭环。该模式以“培训-实践-认证”为路径,实现快速上岗与长效发展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人才动能。



河田镇政府的规划蓝图显示,当前实践只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将重点打造服装特色商业街,并同步建设菜鸟县域智慧仓储中心,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有效降低区域物流成本。通过构建“政企校”三螺旋协同发展模式,充分整合政府治理效能、企业市场活力与高校智力资源,将创新动能转化为乡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系列举措将切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让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汽车工程学院 图/文:志愿先锋下乡团队 校对:罗慧妍 审核:朱靖)

ink快速链接
校内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