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学习贯彻2025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浪潮,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3月12日、14日,学校党委书记叶忠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高质量发展故事: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为主题,先后为广州校区、清远校区共300多名学生讲授了今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叶忠明书记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切入,阐明了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深远意义。以广东高质量发展为线索,围绕“为什么要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两个问题展开讲授。
首先,叶忠明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演变和发展历程进行深入阐述,对“为什么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具体剖析。他指出,新质生产力从概念提出到逐步落实,正深刻改变我国产业格局,而在未来发展中,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将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

在授课中,叶忠明书记围绕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内容,以广汽埃安、大疆等粤企为例,生动讲述广东企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创新故事,充分展示了广东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刻诠释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围密码”。他强调,“广东的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替代传统产业,而是以创新为纽带,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是先进生产力形态,更是广东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关键所在。”
叶忠明书记表示,当前广东正以“制造业当家”战略为引领,全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型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既是新时代奋斗的主力军,也是广东迈向制造强省的重要建设和推动力量。希望同学们要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锤炼专业技能,主动融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争做“工匠精神”与“科创思维”兼备的新时代能工巧匠。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将理论讲授与新时代伟大变革实践深度融合,不仅加深了自身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同时也对广东制造业的发展有了全新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陆燕娟 魏成芳 供稿 曾名沁 张建德 校对 郭华生 审核)